文华史料

文华公书林建筑考

更新时间 : 2019-10-15  点击次数:

1910年湖北武昌的昙华林文华书院校园内建成一栋北临昙华林街的图书馆,名为“文华公书林”,1920年这里又成为了文华大学文华图书科的所在地。从此文华公书林不仅是武汉三镇勤奋好学的求知者往来之地,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

1920年,文华图书科于文华大学内创办,1929年独立办学,成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她是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专门教育机构。该校注重实践的教学风格,一直为人称道。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不仅为母校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更为中西学术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华公书林的建筑体现着创办者的理念:开放和实用,这样的理念不仅在当时嘉惠学人,更在文华图专学子的心目中构建出了一个不同与中国传统藏书楼的公共图书馆的形象。遗憾的是,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最终没有保留下来。本文试通过对于当今可见的有关文献资料的考证,再现这座图书馆当年风姿,重构文华图专师生在创办初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场所景观。

1机构简史

1.1文华公书林

文华公书林(Boone Library)是由韦棣华女士募款在文华大学校(Boone College)的校园内建成的一所公共图书馆。韦棣华女士(Ma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于1900年从美国来华探视在中国传教的弟弟韦德生(Robert Edward Wood, 1872-1952),后留居武昌,担任文华书院(1924年改称华中大学)英语教员。韦棣华女士原在美国曾经担任过理奇蒙德纪念图书馆(Richmond Memorial Library)首任馆长[1],深知图书馆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也积累了经营图书馆的实际经验。初到文华书院任教不久,她就将校园内的八角亭开发成为阅览室,向美国妇女援助会(Women’s Auxiliaries)和教会期刊俱乐部(Church Periodical Club)募集书籍和款项,形成了最初的馆藏[2]。据文华图专老校长沈祖荣先生记述,“先是一九〇三年美人韦棣华女士见我国文物之邦,乃竟无一图书馆,于是在文华学校内创办学校图书室,自任总理。至是看见中国时机很好,益加奋发她办理图书馆的热心,于是数次返美,募集钜款,在文华大学校内,建立公书林,以求稍有贡献于此学校城(武昌)”。[3]文华公书林于1908年奠基[4],1910年建成使用。刚毕业于文华大学的沈祖荣描述他眼中的文华公书林为“崇楼杰阁,馆址颇为壮观;中西书籍,虽不敢说搜罗宏富,也可算规模粗具”[5],在当时更有“十万元建筑,三万册之图书”之说。其后在韦女士和沈先生的努力下,公书林开展演讲、播放电影、办理巡回文库等,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影响遍及武汉三镇。1920年以此为基础创办文华大学文华图书科,在公书林内授课、办公和实习。1938年文华图专西迁重庆。武汉沦陷后公书林遭劫,其中未迁走的图籍仪器散佚无存,房舍亦被部分破坏。抗战胜利后房屋为华中大学所用,出于习惯仍称其为“文华公书林”,事实上原本意义上的“公书林”已然不复存在。后该楼在曾先后作为湖北教育学院和湖北中医学院图书馆,1987年前后拆除。

1.2文华图专

1920年在韦棣华女士和中国第一位图书馆学留美学生沈祖荣先生和同是留美归国的胡庆生先生于1920年仿美国学制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文华图书科(Bonne Library School of Boone College),1929年独立为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Boone Library School)。文华图专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各大图书馆交口称誉,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1953年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发展为今天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

文华图专和文华公书林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密切的联系。据《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一览》所述:第一,“在历史演进上,本校创办人韦女士即以创办文华公书林为其在华图书馆事业中之第一事功”;第二,“文华公书林与本校历年来在种种图书馆运动,与图书馆作业上实共同努力”;第三,“本校与文华公书林之经营与管理向未多所区分”;第四,“本校除储置图书馆学专藏及其他教学设备外,文华公书林之中英文书籍藏向即供本校教学上之应用,为本校主要设备之一部分”;“本校与文华公书林固为一体也。”[6]

2建筑历史和外观

文华公书林是由韦棣华女士募款筹建的,其设计师德希斯(Mr. De Hees)集合众议完成蓝图。[7]建筑设计师考虑较多的是外观的美丽,而对于图书馆这种有着特殊用途的建筑,则需要将实用价值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韦棣华女士的朋友,康明德(Mr.Kemp)是文华中学的教员,也对文华公书林的设计有所贡献。[8]由此可见,韦女士和设计师的沟通应是畅通的。

文华公书林在1908年奠基,1910年落成投入使用。最初设计时,她的用途是图书馆,当1920年其中增加了一所教学机构之后,在1921年进行了扩建。

2.1选址

韦棣华女士本意是要使文华公书林服务于武汉三镇的,并非作为文华大学一校的图书馆,而坐落于昙华林的“公书林地位僻在武昌城东北隅”[9]致使开馆初期文华校园外前来阅览的人很少。对于她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必定是权衡了各方面因素的结果。

从现有条件方面来说,韦棣华女士在1904年被圣公会任命为世俗传教士[10],而文华大学是隶属于圣公会的教会学校,文华公书林的前身作为阅览室的八角亭是文华大学的产业,从后来成立的对文华图专提供资金支持的韦棣华基金会的校董名单来看,多有教会方面人士。所以将文华公书林设在文华大学附近,便于为该校师生提供服务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实际事务方面来说,韦棣华女士身为文华书院的英文教师,八角亭阅览室成立之后,韦女士身兼二职。她作为主持者,若使公书林就近城市中心位置,则分身乏术。

从读者群来看,文华书院附近学校的分布也比较密集,如贡院、圣约瑟学堂、真理中学、湖北中等工业学堂等,都分布在昙华林附近[11],这些学校的师生形成了潜在的读者群。

2.2初建外观

文华公书林建成以后,被当时的学生称为文华校园内“最好的建筑物”。从外观上来看,文华公书林为仿古典式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造型较为严谨,符合西方古典建筑的形制,同时也兼有古希腊神庙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是20世纪初欧美基督教会在华创办校舍建筑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与其风格类似的还有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也是欧洲学院派建筑精神气质的体现,见图2-1。

图2-1文华公书林模型图(扩建前)[12]

该馆坐南朝北,从现存扩建后的图纸和之前的示意图对比来看,东西最宽处为68英尺,南北约为80英尺。主立面在北面临昙华林街一侧,进深方向由北向南依次展开为三个段落,两段矩形平面和南面的半圆形平面,见图2-2。第一段矩形平面为南北宽约25英尺,东西比第二段两侧各多出10英尺。其平面形制的原型当出自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的拉丁十字,坐南朝北,主入口面向北方,南边呈半圆形的鼓出,具有纵向的导向性。


                                              

图2-2文华公书林扩建前平面示意图 图2-3文华公书林扩建后平面示意图

主立面取横三段、纵三段式。[13]横三段是由中间凸出的门廊作为构图中心将主立面划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均占1/3长。门廊部分由四根爱奥尼克柱和三角形的山花组成,山花饰以巴洛克的涡卷式样,山花上施双坡铁瓦屋顶。门楣上书“智识诸宝咸蕴基督”,左右对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4]主体结构部分墙身风格统一,由多立克式壁柱和长条方窗组成,强调竖向构图,窗楣饰以三角形或弧形山花,并在主立面的两层窗户之间饰以浮雕,使得立面更有层次感且风格统一。

纵三段从上到下分为屋顶、墙身和基座三部分。屋顶为木桁架结构的纵横组合的四坡顶,上覆铁瓦。出檐稍许并饰以希腊式檐口,与墙身中部贯穿整体的横向线脚形成呼应。墙身上下两层比例为1:1,由朱漆木框的长条方窗和壁柱作为主要构成元素,北立面由于是主要立面,其一部分墙身贴平整的花岗岩,并用留间缝的处理手法勾勒水平线条,使得建筑显得典雅庄重,其余的墙身贴普通的水刷石。基座部分以砖砌,石材五步台阶,以此推算出地平抬高约80~100mm。馆外院内略植草木,东院另有本校北平同学会为卅周年纪念所赠之石质日晷一座[15]

建筑整体鲜明大方,有“崇楼杰阁”之谓,符合图书馆“知识殿堂”的社会地位。而门楣上中文和西方建筑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其内容既有西方宗教色彩,又引据中国传统典故,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是因地制宜,出于吸引读者的需要。

2.3扩建

文华公书林的房屋扩充改造也是文华图书科筹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计划在1920年文华图书科建立时已开始酝酿和筹备。[16]文华公书林的建立本是作为一座图书馆,而此时的扩建目的在于完善其教学的功能。文华公书林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由外墙的砖承重结构与内部的木柱框架结构承重共同协作。扩建经过精心的设计,设计者为文华大学的Canning K. M. Young。扩建工程奠基于1921年2月,竣工于1922年1月18日。[17]

经过改造后的文华公书林从外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平面上看,南边具有祭坛似的象征意味的半圆形向南延伸,弧线被规整的矩形所代替,增加了实用的面积,见图2-3;东西两侧中间三扇长条方窗,原本已经十分高大,其上部装饰性的窗楣被撤掉,而各添设原有五分之三高度的方窗。其中仅有靠近北边的一扇窗保有了原来的窗楣。南面新增部分建成三层,每层东西各开窗两扇,与北面保留部分高度位置相错。[18]因增设房间而加的避火梯,其出口是在一楼以原来长窗位置改建成略带拱形的门,门上并无门楣装饰。

在这种改建之下,原有的拉丁十字平面构图被打破,整体装饰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但是扩建令这栋建筑扩大了二分之一[19],增加了多个小教室,实用价值得到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对文华公书林宗教色彩的淡化,文华图书科兼容并蓄的风格形成,开放服务宗旨的贯彻是一致的。

3室内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3.1概况

文华公书林内部按图书馆功能设计,改建后兼有教学功能,设有阅览室、教室、书库、咨询室等辅助用房。发挥图书馆主要功能的部分包括编目室、参考室、阅览室、报纸杂志室、书库、韦氏参考室(Woodside Reference Room)、孙公纪念室(Sun's Memorial Room,专藏商学书籍,华中大学的商科在文华大学时期即为强项[20])、罗瑟厅(专藏关于中国情事之西文书籍)、司徒厅及各办公室,专门教学场所有教室、实习室、图书馆研究室及办公室等[21]。对于图书馆学这样特定的学科,它的教育功能其实遍及整栋建筑。

3.2装饰风格

文华公书林内部装修采用了多种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朱漆木制方柱,柱顶上施雀替加强节点强度,下面为柱础并施线脚。朱漆木梁上有繁复的镂花雕刻,并采用木隔扇分割,除了图书馆专用设备外,家具为明清中式家具,整个结构与装修风格达到统一。

中国传统元素在门口对联中已有体现。在同一建筑中,室内和室外的装饰在今天看来混杂了太多中西元素,是为当时西学东渐而形成的一种风格。

3.2区域划分

文华公书林整个平面是围绕着中间的矩形大厅展开的。一层大厅的入口前端部分通过东西两个对称的楼梯组织为一个独立的门厅空间,形成序列的开端。其东西两个端头空间做阅览室,各设长桌两张。

内部出纳大厅平面为五开间七进深柱网构成。开间的东西端头开间部分为开敞式书架,其中第一进深部分的东西两端空间封闭成两个独立的小教室,依次为韦氏参考室和孙公纪念室。大厅的后面部分为圆形的出纳台和大小两间办公室。南面东西两端为两间小教室以及两楼梯间。

二楼在原来一楼与二楼之间所建,在整栋建筑北面,中间是罗瑟厅,东端为教室,西端为学院阅览室(College Reading Room)。

三楼部分相应的中间大厅部分为礼堂(Auditorium,司徒厅),为无柱的全开敞空间。最南边中部作为讲台(Platform),其东西两端为教室。最北边分化成一间展览室和阅览室。

3.3各部分功用

3.3.1正厅

图书馆是是人们获取知识,感受文明,塑造自我的场所,在这里进行着的是体味、倾听、交流和感应——一种人的心灵与情感参与的内在活动。[22]文华公书林力图给读者营造一个宽松的求知环境,正厅是读者借还阅览的中心地带。圆形的出纳台在大厅南端,靠近图书馆员办公室,正对公书林正门。改建后公书林一楼的特色为“光线之充足,藏书室之广大,讲堂之增加,办公处之改良”[23]。改建后的大厅长宽分别为56英尺和48英尺,计有窗26扇,为大厅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光照。其中顺自然光线摆放着的书架两排一组,东西相对。

这种设计和韦棣华女士1910年创办文华公书林时开架借书的经营理念有直接联系。开架借书在今天看来平常,但在当时遭到不少非议和猜疑。开架借阅在我国省市图书馆的普及,自1952年8月杜定友先生在广东省图书馆部分书刊开架首先试行开始,可想这种理念在当时的先进性和所受到的阻力。

3.3.2司徒厅

司徒厅(Stokes Hall),又称司徒纪念厅、演讲厅、礼堂,为纽约著名的慈善家奥利维尔·菲尔普斯·斯托克女士(Miss Olivia Phelps Stokes)所捐款项建成,因此纪念其姐而命名。[24]改建时,文华公书林楼上的建筑费用仍为斯托克女士所捐赠。扩建后的公书林二楼礼堂(司徒厅)中的座位增加至500余,“较原来可多容400余人”。[25]与之相连的讲台(Platform),又称演讲台、演戏台、游艺台,面北,通过改建“扩大了一倍”[26],平面上由矩形、梯形和一个小矩形三部分构成,第三部分宽度占第二部分宽度的四分之一,向北凸出,东西两侧有四五级台阶供上下;讲台两侧有化妆室,亦有台阶上下。

这个礼堂不仅用于文华公书林主办的较大型的会议、演讲、电影、欢迎会、典礼、等,也常常为华中大学和文华中学所借用,作为音乐会、戏剧化妆表演等学生活动的场所。[27]

司徒厅见证了文华公书林和文华图专的历史,为了扩大文华公书林的宣传,韦女士曾敦请中西名人,或道过武汉的专家,在公书林进行定期的“大学扩充演讲”持续数年之久。[28]华中大学1927年暂时停办,文华图书科单独照常进行;1929年华中大学复校时曾在此为新生召开过欢迎会。[29]1948年,华中大学复校后,也在此礼堂开过庆祝会(此时文华图专尚阻于重庆,此地已非图书馆)。文华校园内的许多学生都对这座礼堂印象深刻,常常成为对文华公书林回忆的重要场景。

3.3.3罗瑟厅

罗瑟厅(Seth Low Memorial Room),又名罗公瑟士纪念室、罗氏纪念厅、罗公纪念室、罗氏厅等。文华公书林筹办时,原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思·罗(Dr. Seth Low)第一个捐款,[30]此而专设以资纪念。

所见文献中对于改建前罗瑟厅的位置并无详细记载。原罗瑟厅照片见于《文华图书科季刊》第1卷第1期,其中阳光照进的墙面为弧形,可知该房间在公书林南端。查公书林扩建之前,一楼两排方柱在室内分布的状况,如罗瑟厅在一楼则照片视野中可见方柱,而房间内并无类似结构,故有原罗瑟厅在公书林二楼南端之判断。

公书林扩建后,原一二楼之间辟出的房间以罗瑟厅为名,此后罗瑟厅所在楼层称二楼,顶楼称为三楼[31],厅内有远东方面英文书籍的专藏。除做阅览室之外,在这里还召开了多次文华学子的毕业典礼。在1934年文华图专宿舍华德楼改建之前,如有百余人或以下的活动通常就会选择罗瑟厅进行,如级友会成立、小型纪念会等。[32]不同于司徒厅的是一般在这里举行的会议都是文华公书林或文华图专内部的会议,来宾往往是与本校本馆有密切联系之人。

3.3.4韦棣华墙

韦棣华女士在华服务了31年,本拟为她召开一个三重纪念会,这三重纪念分别是:韦女士来华30周年,文华公书林创办20周年,文华图专创办10周年。后因时局不稳之故延期,而韦女士又在纪念会前几天仙去,实乃憾事。

根据文华大学柯约翰所写的《华中大学》[33]记载,1924年的12月曾举办过韦棣华女士来华25周年的纪念活动。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文华图书科毕业生在文华公书林的“主楼层墙上修建了一个壁龛,将图书馆的主要参考书都集中在那里”,该墙被称为“韦棣华墙”,用以向韦棣华小姐表示敬意。《华中大学》著者柯约翰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此外在《汉江昙华林——华中大学》一书中也有引用。关于韦棣华墙的位置,该书中只有“主楼层墙上”的描述。在《文华图书科季刊》第一卷第1期上曾经刊登过文华公书林正厅的图片,其下英文说明词为“View Of Main Library”。韦棣华墙的位置在正厅出纳台旁办公室外的墙上也未可知。

3.3.5教室

文华公书林也是文华图专的教学、实习、研究之所。教室多分布在公书林靠近楼梯间的位置,便于学生上下,也可以减少对到馆读者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教学改进,许多空间的功能都发生着变化。如毗连司徒厅讲台的三楼南端西室,1928年成为学生编目股活动室;[34]二楼东首教室曾作为实习室,放置中英文打印机、目录柜、卡片等实习用品,1936年与前门三楼左首之第二教室对调,[35]这个空间在作为教室之前为展览厅。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变化是由于图书馆学课程的拓展和招生人数的稳定和增加。

4小结

文华公书林伴随着文华图专度过了十八年岁月,建筑缄默不语,至今业已湮灭,而其中蕴含的人的精神却泽被后世。“开放与实用”的理念和文华图专的校训“智慧与服务”相得益彰。曾在文华公书林这栋建筑中来来往往的人们,无论是读者还是将来的图书馆员,都被这里的氛围熏陶着,文华校友的回忆录中多见对她的感激之语。而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通过在这里体验到和学习到的一切,将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播撒出去,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7,10,14,20,16,17,23,24,25,26程焕文.沈祖荣评传.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

2,9,30沈祖荣.韦女士为中国图书馆运动之皇后.文华图书科季刊,1931(3)

3,5沈祖荣.在文华公书林过去十九年经验.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2)

4査启森,赵纪元.所见“文华图专”校史资料中若干异载的辨析.图书情报知识,2008(2)

6,19,21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一览.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38. 9-11页

8编者.本校消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4(2)

11代静.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2文华公书林建筑模型根据现存图片及文字记录构建。资料来源有《文华图书科季刊》、《百年老照片》等。

13根据文华书院藏书室.百年老照片.1页

15编者.校闻.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2(2)

18根据“经扩建后的‘文华公书林’”,来源:张安明,刘祖芬著.江汉昙华林——华中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0页

20,27,33 [美]柯约翰著;马敏,叶桦译.华中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页

22王萍.“技术”与“情感”的共存——以图书馆建筑设计为例.华中建筑,2001(3)

32,29编者.本科消息.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4)

31编者.本校消息.文华图书科季刊,1931(2)

28吴鸿志.文华图书科之过去与将来.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1)

34编者.本科消息.文华图书科季刊,1928(4)

35编者.本校消息.文华图书科季刊,1937(1)

本文原刊载在《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5月;此文发表已经作者和期刊授权同意